那些刷屏的故宫美照,原来是他拍的-凯发k8官方旗舰厅

凯发k8官方旗舰厅-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
新闻资讯   那些刷屏的故宫美照,原来是他拍的
1
土建工程
土建工程
浏览:63
2
港口与航道工程
港口与航道工程
浏览:104
3
土建
土建
浏览:67
4
混凝土艺术工程
混凝土艺术工程
浏览:114
5
大型船舶上岸施工现场
大型船舶上岸施
浏览:124
6
土建
土建
浏览:77
7
趸船施工现场
趸船施工现场
浏览:105
8
土建工程
土建工程
浏览:65
9
土建工程施工现场
土建工程施工现
浏览:106
10
土建工程
土建工程
浏览:111
11
一线海景酒店工程
一线海景酒店工
浏览:119
12
放鸡岛高脚木屋别墅工程
放鸡岛高脚木屋
浏览:102
 
那些刷屏的故宫美照,原来是他拍的
发布时间:2020-01-07  浏览次数:
 

那些刷屏的故宫美照,原来是他拍的

  • 来源:  
  • 作者:谢玉洁 徐昳晨  
  • 时间:2020-01-07 09:13:19
 

  2020年1月6日,又是一个被故宫雪景刷屏的周一。

△2020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这个冬天,北京的雪比往年来得多,但时间总是不巧。2019年12月16日的那场大雪,和这次的雪,都下在周日晚上或周一,而周一故宫闭馆。

  不能亲眼看到故宫雪景,大家难免遗憾。但幸好有“故宫摄影师”,通过镜头带我们共赏雪中的紫禁城。

  张林,就是“故宫摄影师”之一,故宫官微发布的美照,很多都出自他手。

△拍摄中的张林 摄影/盛馨艺

  我在故宫拍照片

  每一次知道北京将要下雪,张林的心情都有些复杂,一方面是跃跃欲试的激动,期待着自己能留下故宫更美的倩影;另一方面也有点隐隐的担忧,同样的景色拍了这么多次,这次怎样才能拍出新意?

△2019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为了尽快进入状态,张林一大早就来到了宫里。7点半,张林拿着相机来到太和门广场,太和门依然紧闭。

  很多人以为,周一闭馆,故宫的工作人员便可以独享故宫美景。而实际上,闭馆时太和门内的中轴线区域全部关闭,除非特别申请,工作人员也不能进入。而宫门重重,每一道门的钥匙都需要单独申请。为了拍照,张林提前向开放处提交了申请。

△2020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8点半,张林和另外几位摄影师跟着开放处同事来到太和门前。钥匙入锁孔,太和门被缓缓推开。雪中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一点点展现在张林眼前,“感觉脑子都放空了”。

△2019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张林2014年“入宫”,可看到雪中闭馆的故宫,这也才第三次。巧的是,这个冬天就有两次。不管是第几次,雪中静穆的紫禁城总有一种魔力,既让张林深感震撼,又令他的内心无比沉静。

△2020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有重要任务在身,张林没有时间去慢慢欣赏。他总想拍尽可能多的地点,又想每一个地点都拍尽可能多的角度,但时间有限。如果是正常开馆的日子,为了不让路面的积雪影响游客安全游览,工作人员一大早就会来清扫。哪怕是闭馆的周一,工作人员依然勤劳。张林必须争分夺秒。

△拍摄中的张林 摄影/李睦麟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为了让大家能更快地看到故宫雪景,张林还特意找了一名同事做“摄影助理”,拍到一半时,就让同事把其中一张相机储存卡跑步送回办公室。

  一名“少年”在雪中的故宫奋力奔跑,手中紧握的,不是十万火急的密旨,而是储存卡。这场景,有种穿越时空的浪漫。

△2020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拍摄时,张林还经常会遇到一些“老朋友”,比如有一次就遇到了曾经“驻扎”在自己部门院里的宫猫“三十儿”。“三十儿”长大后,为了另一个部门的“虎子”为爱走天涯。多年以后重逢,“三十儿”依然冷峻,身边依然是“虎子”。

△三十儿(左)与虎子(右)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在故宫上班是种什么体验?

  很多人肯定都幻想过,晚上的故宫什么样?故宫未开放区什么样?在故宫上班是什么感受?这些问题,张林都可以“揭秘”。

  有一年元宵节,张林申请晚上进宫拍满月。皓月当空,宫殿清晰可见。那一瞬间,他仿佛置身于数百年前历史语境中的紫禁城。

△元宵节的故宫 摄影/张林 来源/@故宫博物院

  还有一次,他帮故宫出版社拍摄一组故宫里太湖石的照片。工作人员带着他七拐八拐来到一处未开放的宫殿,门一推开,院内荒草丛生,“落叶满阶红不扫”。他没有注意宫殿的名称,直到现在,仍不知道那次自己去的到底是哪里。

  不说这些特别的经历,单单每日日常,已足够令人羡慕。张林所在部门的办公室位于“十八槐”旁的一个四合院。院内松树苍翠,几只宫猫在打盹,饿了就到办公室里蹭点吃的。

△张林办公的小院 摄影/庄颖

  吃过午饭,随意走进一个展厅,看看书画、陶瓷、雕塑;或者依循花期,到不同的宫殿,赏赏桃李、海棠、紫藤、丁香……

△摄影/张林 来源/微故宫

  “原来文物可以拍得这么美!”

  张林为故宫拍摄了很多惊艳的照片,但摄影并非他的所学专业。不过,他之所以在摄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,也离不开他的专业。

  本科时,张林被调剂到了博物馆学专业。看到这个专业名称,他就懵了。但是他还是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,“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内向,喜欢和物打交道。”

△张林拍摄的文物照片 来源/@柳叶氘

  因为专业,张林开始常常去博物馆。拍摄文物照片作为资料,也是学习的一部分。正面随便一拍,一张中规中矩的文物“证件照”便有了。直到有一次,在首都博物馆,当他蹲下身来,看到浸泡在蒸馏水里的织物,造型呈现出动人的几何美感时,一个迷人的世界向他打开了大门,“原来文物可以拍得这么美!”

△张林拍摄的文物照片 来源/@柳叶氘

  从此,张林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为文物拍摄“艺术照”,着迷于寻找最恰当的角度、光影、气氛,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现在。他走过国内外许多个博物馆,拍下不计其数的照片。因为这些照片,他在文博圈里小有名气,微博账号“柳叶氘”有40多万粉丝。

△张林拍摄的文物照片 来源/@柳叶氘

  读研后,张林进入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夏商周考古方向学习,参与过不少考古实践。毕业时能进入极其难进的故宫,他颇有些谦虚地表示,是靠了点“小聪明”。当时,他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突出,便扬长避短,报了摄影岗位,结果“一举中第”。

△张林拍摄的文物照片 来源/@柳叶氘

  我在故宫,不仅拍照片

  虽然张林进入故宫时报的是摄影岗,平时也拍摄了这么多故宫美照,但在他看来,自己的身份却并不是网友所说的“故宫摄影师”,摄影仅仅占他工作的十分之一。

  准确地说,张林是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数字传媒组的一员。“资料信息部”?听上去有些复杂。张林的解释言简意赅,负责“数字资源的采集、加工、利用、展示、研究”。而数字传媒组的主要工作内容,属于“展示”这一环。从网站到微博、微信公众号,再到app、小程序,数字传媒组通过各种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故宫和故宫的文物藏品。

△张林介绍“数字故宫”产品 摄影/吴雯欣

  张林的主要工作,既包括运营官方微博、微信公众号,也包括参与线上新媒体产品的策划、跟进。“我们组就是故宫里的互联网公司。”张林这么说。

  运营社交媒体,张林和同事们的要求是每一条都必须是精品,准确和专业是最基本的要求。每条微博、每篇微信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“三审制度”。遇到专业性强的内容,还要把稿子拿给院里的专家审核把关。在准确的基础上,从选题到文字、从配图到排版,他们都愿意花时间去细细打磨。

△在活动间隙,张林抓紧时间改稿。 摄影/朱楷

  2020年,是紫禁城建成600年,一系列活动即将展开。张林的工作多了起来,忙着和不同的合作方沟通对接,加班算是家常便饭。但他和同事们都愿意付出时间,去尝试更多新鲜有趣的合作方式,期待碰撞出新的火花,把故宫文化传递给更多人。

  毕业后就来到故宫,故宫的建筑、历史、文物,以及可爱的同事们,让张林迅速爱上了这里。文博行业的待遇普遍不高,故宫也一样。“生活得下去”,张林带着玩笑的语气说。离开故宫?他没考虑过。

△张林拍摄的同事 来源/@柳叶氘

  当记者问到“什么时候觉得这份工作特别值得”,张林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。

  2019年2月,故宫官方微信公众号“微故宫”发布了自己当天拍摄的一组故宫雪景照片。这篇名为《故宫下雪了!收图!》的微信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刷屏,阅读量超过500万。而且在发布之前,故宫官方微博和微信就收到了无数评论和私信,催摄影师快去拍雪景。“当时觉得,故宫雪景真的是全国人民的雪景,大家都在期待。”

△2019年故宫雪景 摄影/张林 来源/微故宫

  是的,在张林看来,这份工作最让他欣喜的时刻,不是在月色下漫步故宫,不是独自欣赏雪中无人的故宫,不是涉足罕有人至的宫苑……而是,他通过自己的工作,让更多人欣赏到了故宫的美。

  博物馆学出身的张林,还在继续努力。故宫博物院,既是宫殿,也是博物馆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,让更多人在被故宫的“风花雪月”吸引之后,能进一步关注到故宫作为“博物馆”的一面,感受故宫的文物藏品之美、历史文化之美。

原标题:那些刷屏的故宫美照,原来是他拍的

 
责任编辑:林芳羽
 
上一篇:礼赞新中国 奏响最强音——2019年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  下一篇:山东舰高清大图震撼来袭,你想要的角度这都有!
网站地图